绘声和妻子结婚已经有八年了,婚后一直生活在北方的一座小城里,儿子小智今年刚满七岁。
他们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然而命运偏偏总是捉弄人,小智三岁那年送入幼儿园后,被老师发现有严重的智力缺陷。
得知这一噩耗,绘声和妻子顾不上自责和难过,而是四处求医,要把小智的病给治好。
然而,尽管快要花光了手头上的积蓄,还是没能如愿。
所有的医生都告诉他,这种病根治不了,药物起的作用都是有限的,还得通过后天锻炼才能缓解。
绘声再次将小智送到幼儿园,可是没过多久幼儿园老师的一个电话让他不得不做出接回儿子的决定。
因为在幼儿园时,小智敏感地发现自己与别的小朋友的不同,变得越来越孤僻。
有时甚至会有暴力倾向,多次动手打别的小朋友。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绘声和妻子商量后,就将小智接回家,让妻子辞去纺织厂的工作来照料他。
而绘声继续在原来的电子厂做仓库管理的工作。
少了妻子的一份收入来源,这让已经走下坡路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好在,妻子的努力没有白费。
经过她的悉心教导,小智五岁的时候,智力不断加强,有好转的迹象。
绘声看到了希望,对妻子说道:“你再加把劲儿,争取过两年让他上个小学,不上学还是不行的。”
妻子却面露难色,她没有绘声那么乐观。
绘声工作之余,会上网浏览一些信息,看到网上有卖儿童益智玩具的,便宜的话他就买给儿子。
买不起的,他就仔细研究上面的资料,自学制作方法,就地取材,用纯手工仿制下来。
绘声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有了玩具的加持,小智渐渐变得活泼起来。
有一次,他在成功完成一个地图拼图后,一个劲地冲绘声笑。
绘声像发现了新大陆,兴奋地说道:“苍天待我不薄,我儿子居然会笑了!”
妻子冲绘声翻了个白眼,像看傻子一样地看着他,笑道:“这也没谁了,我看儿子八成是遗传你。”
绘声无力反驳,只好用沉默来表示默认。
自从妻子没上班后,一家人就鲜少一起外出活动。
去年年初的一天,绘声终于抽出空,难得带着妻小去逛街。
一路上,小智都是默不作声。
街边店铺橱窗里摆放着的是琳琅满目的货品。
小智并没有表现出他一年龄段的孩子应有的兴奋劲,没有东张西望,只顾往前走。
直到路过一家乐器店,小智突然停下脚步。
里面传来了悠扬动听的音乐声,是《至爱丽丝》的钢琴名曲。
闻乐识人,弹奏者的指法相当娴熟。
“我滴个乖乖!”绘声见儿子专注地听着,完全地投入其中,心里咯噔了一下,寻思,“莫非我儿子有音乐天赋?”
绘声想到了补偿定律,说的是当你在一个地方有缺陷时,在另一地方必然会有补偿。
是的啊,很多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大科学家,在某些方面,都或多或少是有缺陷的。
在有些人眼里的疯子,说不定就是另一些人眼里的天才。
想到这里,绘声让妻儿在门口等着,自个走进乐器店,望向摆在厅间显眼位置的钢琴,向店主询起价来。
他打算给儿子买一部,用来培养他的音乐细胞。
就算将来成不了音乐家,至少也能修养心性,对治病还是有帮助的。
店主是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
对绘声的询问,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只是平淡地回道:“这台两万八。”
“这么贵!”绘声有点惊讶,他知道这东西可能会贵一点,却没想到这么离谱,讪讪地接着问道,“有没有便宜点的?”
店主有点不耐烦,冷冷地回道:“里面还有一台,五万二!”
绘声无奈退了出来,他现在买不起。
但是从走出店门的一刻,他就下定决心了,无论如何也要给儿子买一部钢琴。
接下来,绘声让妻子继续在家照顾儿子,而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做餐饮外送。
起早贪黑,不分昼夜,吃了不少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年底,终于攒够了钱。
再次来到那家乐器店,绘声迫不及待地就要把心心念念的钢琴给搬回家。
结果到了店门前却傻了眼,只见原来的乐器店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快递代收点。
绘声又跑遍整个小城,也没有找到第二家。
没办法,小城确实很小。
绘声只好又回到那家快递代收点,想要打听原来那家店的消息。
见店主正在整理快递,忙得不可开交,绘声只好在一旁干等着。
“那是什么?”绘声看到一件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件,占了不小的地方,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
“电钢琴。”店主没有不耐烦,热情地回道,忽然又上下打量了绘声一眼,“咦,你不是那个来找钢琴的吗?瞧,这不就是吗?”
店主边说边用手指向那个包裹着的电钢琴。
绘声这才明白过来。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柳暗花明又一春。
巧儿她妈给巧儿开门,巧到家了。
接下来,顺理成章的事情,绘声的家里多了一台电钢琴。
而儿子小智的欢声笑语也更多了。
虽然这是他用夜以继日的辛苦作为代价换来的,但所有的一切都是值的。
上一篇:浅谈SEO的那些虚拟数据
下一篇:没有了